随着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突破4亿千瓦(截至2024年底),绿色能源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环保挑战正悄然逼近——退役风电叶片的处理难题。
这些庞然大物,平均长度超50米,单支重量可达20吨,主要由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构成。它们曾为蓝天白云贡献清洁电力,但退役后却面临“绿色发电,难绿色退役”的尴尬境地。 退役潮来临:71.5万吨叶片固废如何处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
✅ 禁止填埋退役复合材料;
✅ 禁止直接焚烧处理; 传统处置方式被全面叫停,而现有回收技术又面临高成本、低效益的困境,让风电运营商陷入两难。
回收之痛:材料难解、成本高、污染重
风电叶片主要由玻璃纤维(骨架)+环氧树脂(胶黏剂)组成,属于热固性复合材料,一旦固化便无法重塑,极难回收。
我们来看下机械粉碎法:
众安环保退役风电叶片破碎及磨粉工艺再生制品
将叶片破碎成不同粒径粉末; 可作为填料用于水泥、建材、道路工程;
当前,钢铁、铜铝等金属材料已实现高效回收,而叶片复合材料的资源化,正是补齐风电循环经济“最后一块拼图”的关键。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
推广可回收树脂叶片的规模化应用; 建立区域性叶片回收中心,实现集中处理; 开发高附加值再生产品,如再生板材、市政设施; 探索政策激励机制,如绿色补贴、碳减排核证(CCER)纳入。
结语:让每一片叶片都“善始善终”
风电是清洁能源的象征,但真正的“绿色”,不应止于发电环节。从叶片制造、运行发电,到退役回收,全生命周期的环保闭环,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当前,钢铁、铜铝等金属材料已实现高效回收,而叶片复合材料的资源化,正是补齐风电循环经济“最后一块拼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