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退役风电叶片从“生态负担”变为“绿色资源”? 近日,国家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这一难题给出了破局之策,也为风电行业开辟了千亿级循环经济新赛道!
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一、退役浪潮来袭:叶片回收,从“选择题”到“必答题”
据统计,2023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4亿千瓦,而早期投运的风电机组正迎来退役高峰。以叶片为例,其使用寿命约20-25年,单台机组叶片重量可达数十吨,且多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难以自然降解、传统填埋或焚烧易造成二次污染。
“过去,退役叶片的处理是‘烫手山芋’——企业不愿承担成本,地方缺乏处理能力,只能堆积在荒地或低价转卖。”一位风电行业从业者坦言。但如今,随着《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建立光伏、风电设备退役废弃产品回收标准规范”,这一困局正迎来转机。
二、政策“东风”已至:从“无序处理”到“全链闭环”
《指导意见》直击行业痛点,为风电叶片回收划出三大“路线图”:
标准引领:构建回收利用“硬约束”
针对回收环节的“散、乱、差”问题,政策明确要求“建立覆盖绿色设计、规范回收、高值利用、无害处置等环节的标准体系”。例如,规定叶片拆解后的玻璃纤维粉碎粒径、再生材料的环保指标等,推动行业从“粗放回收”向“精细利用”转型。
张家口退役风电叶片资源化项目全链条预处理设备
张家口泰道环保在张家口建成了全国首个万吨级退役风电叶片深度资源化项目,采用了郑州众安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破碎-分选-磨粉”全链条预处理技术;让叶片变身为树脂粉、短/长玻纤和巴沙木,将复合材料通过后端设备加工成防眩板、井盖,也可加工工业托盘、建筑模板等产品。
华电哈密退役风电叶片资源化项目建成年处理1万吨风电叶片回收产线,其投入的成套资源化装备采用郑州众安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先进退役风电叶片预处理产线,为新疆环保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结语:让每一片退役叶片,都成为绿色的“种子”
从“追风者”到“再生者”,风电叶片的命运转折,正是中国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当政策、技术、市场形成合力,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废弃物的“重生”,更是一个行业对“绿色未来”的承诺——
让每一度清洁电力,都承载着可持续发展的温度;让每一片退役叶片,都化作滋养大地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