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退役风电叶片的处置问题成为环保领域的一大挑战。华北电力大学陆强教授团队研发的“退役新能源组件热解处置技术”,为风电叶片的绿色闭环回收提供了创新方案,让废弃材料重获新生。
废弃风电叶片热解回收利用方案
热解回收法,如同一位神奇的“材料炼金师”,在无氧环境下,通过固定床、流化床或管式炉的精准控温,将风机叶片中的环氧树脂降解为烷烃、烯烃等热解气体与热解油,同时完整回收增强纤维。这一过程不仅处理效率高,回收率也十分可观。固态产物中,纤维与树脂得以分离;液态产物包含苯、甲苯等化工原料;气态产物则涵盖氢气、甲烷等清洁能源。尤为关键的是,回收的玻璃纤维强度与新品相近,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热裂解设备的稳定运行是技术落地的关键。其中退役风电叶片预处理破碎设备不可少,为后续做支撑。设备需具备在不同温度下稳定工作的能力,同时考虑到热胀冷缩带来的安全隐患。压力监测、调控及应急泄压装置确保腔体微负压运行,防止气体泄漏。气体与液体收集系统严格遵循化学品管理要求,确保无污染排放。若设备自产气体或液体用于供热,需严格遵守安全及排放标准,保障燃烧安全与环保达标。
众安环保新疆万吨级风电叶片资源化项目预处理成套设备发货
废风电叶片作为复合材料,其热解特性对回收利用至关重要。研究显示,热解环境、升温速度及温度显著影响产物分布。在空气中,热解经历挥发、氧化、残留物氧化三阶段;而在氮气中,则简化为挥发与热解两阶段。玻璃纤维与环氧树脂的紧密交联结构,随转化率增加而破坏难度上升,导致热解活化能升高。这一发现为优化热解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压力、催化剂与反应器类型对热解回收效率及纤维性能影响显著。常压热解反应器因操作简便而广泛应用。催化剂如ZSM-5分子筛可提升酚类物质生成,而固定床、流化床等反应器则在处理能力与操作简便性上各有千秋。热解时间亦关键,5小时为最佳时长,此时回收的玻璃纤维纯度与抗拉强度均达最优。
热解油作为热解过程的副产物,富含酚类化合物等有机物。随着温度升高,大分子分解,小分子含量上升。科学家正探索更高效、环保的利用方式,以最大化废叶片资源价值。热解油主要成分包括3-甲基邻苯二甲酸四氢酸酐、双酚A等,其中双酚A的产出率可通过优化热解条件,如聚光热解,有效抑制二次反应而提升。
陆强教授团队的技术,不仅解决了退役风电叶片的处置难题,更为新能源产业构建了绿色闭环。从废料到资源,从污染到治理,热解技术正引领着新能源产业向更加可持续、环保的方向迈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能源产业将迎来更加绿色、高效的明天。
在这场废风电叶片的“重生”之旅中,热解技术以其独特的魅力,解锁了绿色循环的新密码,为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